首页

女主踩踏男人视频

时间:2025-05-25 23:23:46 作者: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浏览量:43948

  “从小爱在地里玩,一不小心玩进大学了;种着种着,研究生也毕业了;抽空发发SCI,也就发了一百多篇;抽空教教学生,不小心教出一百多个硕士博士博士后,谁懂[墨镜微笑]……”

  这个以网络神曲《Old School》为背景、讲着“凡尔赛文学”的视频,拥有超过四十万点赞、近三万评论,是“蔬菜卫士李宝聚”下最火的一条。账号的拥有者李宝聚,则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同时,他也是刚刚结束全国两会之行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今年,李宝聚的提案就与他和“三农”短视频的故事有关。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受访者供图)

  “蔬菜卫士李宝聚”

  点进李宝聚的短视频账户,绿油油的蔬果占满了手机画面。刚发布的视频中,他站在大棚里,手里举着一颗带着根须的新鲜生菜,神采飞扬地介绍“边养边吃”的活体生菜;下一个视频,他又捧着蔫蔫的番茄叶,给菜农讲解灰霉病如何防治。

  拍摄这些短视频,是李宝聚过去一年的业余爱好。作为研究了三十多年蔬菜病害的“学界大佬”,李宝聚有30%左右的工作时间都在田野里。下地时,他会叫上摄像,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一天能拍二十多个,”李宝聚说,“因为农村大棚是这块地种这个菜、那块地种那个菜,我看到一个知识点就开始构思,用大家感兴趣的方式说出来,一般拍一个视频只需要十几分钟。”

  录完后,专业团队会接手后期制作,李宝聚则会投入到本职的科研工作中,但时间长了,他也学到了“一些短视频行业的常识”,比如作为短视频平台推送机制的“赛马体系”。

  “假设一个视频有黄金5秒,一开始它可能把视频推荐给100个人,如果能有10个人观看超过5秒,他就再推1000个人,反之,可能只会再推10个人,”李宝聚说,“所以一些博主要吸引眼球,不管真的假的,先把爆点给你。而正经的视频可能还在拍花果棚,用户就已经划走了。”

  正经,还是流量?

  在短视频平台的“三农”话题下,有着超过20万粉丝的李宝聚是流量最高的学者之一。他的评论区里,经常会有菜农问“老师,为什么我家种的菜长这样”,也有不少人留言:“无核芒果研究得怎么样了?”

  但大部分视频将将过千的点赞量,还远不足以扭转“伪科普”带来的负面影响。

  “草莓为什么长那么大,是不是打了什么不好的药?其实,只要解决了用什么药、用药浓度、药品安全期的问题,正常使用农药是不会不安全的,”李宝聚说,“再比如,按常理来说,去年降价幅度很大的阳光玫瑰葡萄和往年相比用药应该是减少的,因为它卖不上价,而农药是很贵的。”

  用标题党、厚黑学吸引眼球的“伪科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泛滥,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和用户公认的难题。今年李宝聚呼吁平台优化科普短视频曝光机制的提案,就在微博上获得了不少响应,点赞最高的评论是:“这个真的(需要),太恐怖了,他们都对那些胡诌的深信不疑,不信我。”

  除了短视频,李宝聚也试过直播,但效果并不算好。他说:“除了曝光机制,还有关键词一刀切的问题。如果讲蔬菜的营养功能,讲细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的名称,就会被限流,导致专业知识无法触达受益人群。”

在大棚中工作的李宝聚(左二)。

  “三农”科普的漫漫长路

  实际上,早在短视频出现之前,李宝聚就在菜区颇有名气了。

  走进他的办公室,两面书墙隔离出一个小空间,搭起了抖音直播的背景墙。书架上摆放着芝麻穗、研究蔬菜病虫害的专业书籍,还有几本《中国蔬菜》杂志。

  “这是2008年的第一期《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他边说边翻阅着,手记那页图文并茂、清晰易懂,“一直到2016年,我们一共做了100期手记,当时在菜区里,很多人都是从这份杂志中学习植保知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李宝聚,曾在田间地头和村部会议室里讲过课,后来纸媒发达,他就改用杂志专栏讲解种植知识。2015年微信普及,李宝聚开始在“蔬菜卫士”公众号上写科普文章,一周一篇,在多位蔬菜专家的协作下,如今已经发布了1850篇文章。

  “我们做这些是为了初心,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李宝聚说,“在做手记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有些自认为很普通的知识,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却不知道,也就无法再往下传。”

  无论是面对面、杂志,还是微信、抖音,在李宝聚看来,其实都是弥补农技体系不足的方式。

  “‘农为邦本,技乃先行’,其实农技工作是非常重要、非常专业的一件事情,”李宝聚说,“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统计,在编又在岗的农技人员不足30%,他们培训的机会也少,有些掌握的知识甚至还不如农民,就更没法指导农民了。”

  两份提案

  “现在中国有十亿网民,很多人爱看短视频,如何让大家摄入知识或者其他有价值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李宝聚说,“它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娱乐的平台。”

  类似的话,不少学者都说过。在视频网站做犯罪心理学科普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曾说:“当时(创建账号)的想法就是,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头部资源,我们一定要在短视频上作出专业的表达,不能丢失这块阵地。”

  与过亿菜农、每一位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三农”话题,要面对的是更为激烈的话语权之争,过去一年,抖音上共有10.2亿个三农视频,获赞530亿次。

  研究了几十年蔬菜、做了几十年农业科普的李宝聚,今年带了五个“三农”相关的提案上两会。其中一个,是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他在提案中表示,希望农技人员能更多“回归主业”、国家层面能够制定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并以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为主,每年开展专业培训。

  此外,还有一份关于推进“三农”领域短视频健康发展的提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李宝聚提出:平台可以对创作者进行实名与职业认证、建立并优化短视频监管机制,为有资质的专家账号开通“白名单”,并引入举报、投诉和其他负面评价机制,提高视频的可信度、专业性和权威性。(《中国新闻》报作者王曦泽报道)

【编辑:陈海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变局 |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中国对非合作不是简单的援助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地处泾源县城和固原市区的中间地带,过去,三面环山的杨岭村受交通区位和自然环境影响,产业薄弱、物资匮乏,是有名的“落后村”。近几年,杨岭村通过实施民宿改造、生态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面子”问题,还集中整治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里子”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安徽涡阳:青年返乡种香草 为实现自我价值

了解到《只此青绿》2024年海外巡演计划,多位使节向主创团队发出邀请,希望自己国家的民众也能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震撼。(完)

台媒:大陆代表及家属今日离开金门,批台当局谎话连篇根本没有诚意

据悉,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是河源市唯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的村。作为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本次活将东源的产业特色、乡村文化衔接起来,融合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是东源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有益探索,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2024年辽宁省贸促工作会议召开 助力辽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蓝佛安指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具体有以下五条措施:

激动,当屏幕上的缉毒英雄出现在自己眼前……

此刻,一些将带去两会的建议已在脑中成形,陈帆继续聚焦工程专业议题,期望推动内地与香港工程专业资格互认,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方便人才自由流动。在他看来,大湾区内的建筑体量非常大,对于工程及建筑行业的需求也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提升,“让工程专业人才自由流动,在有需要的时候到不同地区贡献,对于共建大湾区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